《我和爸爸》

      继续闷骚。没有别的选择,目前在写的议题,没有一个是能放到blog上来的,顺便的,今天老爸给想了个不错的笔名,嘿嘿。
 
      前两天在新家看那部觊觎很久的《我和爸爸》,徐静蕾的导演处女作。觊觎的理由很简单,不因为徐静蕾,而是因为电影的名字。漫画里有人玩世不恭地说:我一个人不孤单,想一个人才孤单。真理来的。就像我现在的状态,很长时间了,想家。
 
      五一的时候偷偷回家,居然跟老爸老妈玩了把浪漫。看着熟悉的家门口,妈妈穿着鹅黄色外套笑弯了眼睛,爸爸惊讶得故作生气,那种温暖的感觉竟然是很久很久都没有过的。离开的前晚,钻在被窝里捧着电话稀里哗啦,他们安慰我,说没事的,在外面辛苦的人谁都会想家的。
 
      可是我不辛苦,我学习虽然不咋地,也顺利地找到了工作,同学和同事都很友好。这个城市的节奏虽然繁忙,但毕竟熟悉了,混杂在空调冷气和汽车尾气里的茶餐厅的香味,和街市上脏兮兮的电灯泡,拎着布袋捡便宜的老太太们,偶尔也能让人有些家的幻觉。
 
      其实我只是想爸爸、妈妈。就像谈恋爱的时候想男朋友那样想。也许有这样能跟你谈心,听你胡扯,把你的博客设为主页每天去看,听你发牢骚说两声“我靠”也不会批评你讲粗口,看电视的时候和你一起对着某自以为是的主持评头论足的爸爸妈妈,真是三生有幸吧。也许越是长大,越开始用不一样的身份和心态去和爸爸妈妈相处,才越懂他们,越懂这个家。
 
      记得以前看欧姐姐写她家的文章,感动得一塌糊涂。亲情这个东西,每个家庭都不一样,对我而言,一直以来,都是淡淡的,像茶一样,时间越长,味道越香醇。爸爸妈妈很少当面说些甜蜜的话,有记忆以来家里最温馨的场景都是和爸爸的恶心笑话联系起来的,要是谁讲了点肉麻的话,爸爸的恶心笑话就会立刻登场,把那些酸溜溜的味道瞬间冲走,但是很奇怪,甜的感觉一直都在。
 
      前两天在新家装书架,像模像样地买了铁锤、螺丝刀,恶狠狠地对一堆木板丁丁当当。途中得意洋洋打电话给爸爸:老爸我在自己装书架呢,嘿嘿厉害吧?没想到爸爸却生气了:男生呢?男生都哪里去了?这是女孩子该干的事吗?!我握着电话笑了,突然觉得特别幸福。
      从小到大,其实爸爸对我的要求都是无性别的:要勇敢啊,要坚强啊,要努力啊,要独立一点啊,出门在外不要心不在焉的,不要去乱七八糟的地方玩…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在爸爸眼里,我开始变成了“女孩子”的呢?记得也就是一年之前,我发短信跟老爸说有人夸我有女人味儿了。爸爸闪电般的短信回复让我瞬间灰头土脸:“哦,是吗?你几天没洗澡了?”
      可是现在,爸爸的语气突然让我觉得,我真的长大了,不再是那个惯于接受批评,接受教育的,没有性别的小孩儿了。这感觉,真窝心。
 
      我小的时候似乎没有叛逆过。大学时曾经因这耿耿于怀了很久。青春期躁动不安怀疑一切的愤青样子在我身上一点没留下痕迹。但是我清楚地记得,那时候写给中学生看的那些个青春文学作品,统统都在说爸爸妈妈不理解我们,我们要自由他们不给,他们只关心成绩,禁止朋友之间的交往、谈心……小时候我曾试图对号入座,妄图孤芳自赏地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压迫之下年轻的孤独的心,但是没有成功,因为我发现爸爸妈妈懂我,他们比谁都懂他们的女儿,他们比谁都给她自由。
 
      老爸,恶心笑话登场吧,我好像已经写得很肉麻了……
 
      扯回正题,我很喜欢叶大鹰演的爸爸,他摸着大光头一脸坏笑地说:爸爸再混帐,他也是爸爸。眼睛里却是亮闪闪的快乐和关心。这个爸爸并不怎么负责任,女儿小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,十几年后,妻子出了车祸,才又出现在女儿面前。没过几年,又因为开酒吧教唆卖淫被判了三年刑。女儿在颠沛流离的生活里,也最终长大了,而且出落得亭亭玉立。这个爸爸天天给女儿做饭做菜。这个爸爸逢人就夸,我女儿,漂亮吧。这个爸爸在酒吧喝着喝着酒就开始傻笑,叫着女儿的名字。这个爸爸坏,但是又那么好。
 
      徐静蕾导得不错,演的不行,演的女儿让我挺失望的。从高中学生到大学毕业,到为人妻为人母,中间的跨度理应很大,但她的表演似乎过于平淡了。也许是她的理解,也许是导演演员的双重身份让她把握不好,但是这角色,在片中绝对是大败笔。
 
      恩,闷骚暂告一段落,继续我的敏感议题……

2006年5月30日

《我和爸爸》 已经有 2 张纸条儿了

  1. zhuying 说:

    看他们,读懂了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;
    有他们,安心了即使整个世界离开,自己也不孤单。

  2. 翔宇 说:

    闷啊……骚啊……送到哪里去啊
    送到那爸爸的家里去

    啊哈哈哈哈(我回家吃的太好傻掉了,别理我。),我需要冷静一下,洗澡去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