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习流水账

      每周三都是亚洲周刊最忙的时候,今天也不例外。公司的同事早就习惯了周三出刊前熬个通宵,我也习惯了每到周三就开始在我的“时人时事”码字。时人时事是个必不可少的板块,就像每本杂志上都会辟个专栏,补充介绍一下杂志本周没有覆盖到的新闻。但这不是重要板块,通常会出现在杂志的最后几页,供大家吃完大餐消遣消遣。每周六条新闻,每条两百多字,保证时间地点人物没有错,保证立场客观中立,去掉官话,不加评论。除了有采访任务,或者帮其它编辑审审稿之外,这就是我每周必做的主要任务了。
     
      周一去采访了港大的教授,晚上熬夜赶出一篇关于香港人力资源学术报告会的报道文章,定了新新移民时期的香港做主题。周二上交,被批评写的过于学术,过于报告。要修改,等下周才能出刊。也是,慢慢地开始习惯亚洲周刊的风格了,但行文中仍然拿捏不准。不是感觉偏差,却真的是功底太浅。不懂得举重若轻,不懂得把沉重、严肃的政经话题说的有历史感、有文化感、有阅读性。明知道研究了N篇论文之后,写出来的东西一定和论文一样枯燥,明明尝试了许多遍去简洁明朗,但却忘记了,或者根本无法把握住,daniel所说的那种“历史感”。深刻地感觉到自己的阅历、读书都太少了。亚洲周刊里这些资深的读书人、文化人,可以把看似无聊的事情说得有情有理、意义深刻,可以把不能承受的沉重话题——两岸关系、官场争斗、经济罪恶、法律维权写的“有气氛”,有动情之处。真不知道要薰多久,才能陶出这种游刃有余、举重若轻的感觉。
 
      周二因为睡眠严重不足的缘故,昏昏沉沉过了一天,送走了实习结束的“战友”Bonnie。晚上看Bonnie跟一起工作了三个星期的同事一一道别,然后很伤感的样子,不由得觉得自己老了。隐约记得也就是一年之前,我还在为兄弟姐妹重聚之后的离别伤感,然后姐姐跟我说,我们都长大了,不用随时随地让感情倾泻而出了,要懂得收敛,要懂得不要那么放纵感情。一年之后,在Bonnie真诚的伤感里,我突然觉得我变成了我姐姐。收敛已经成了习惯,有些东西已经习惯摆在心里,甚至该表达的时候,都只能张张嘴,却不知从何说起了。
 
      地铁上,Bonnie对我说:“能来香港,能在这里读大学,能在亚洲周刊认识一群这么好的人,我真的很感恩。我人生中的很多重要的转变,都是来自不同的人的影响。他们把我带到了越来越好的地方,我真的很感恩。”Bonnie的眼睛很清澈。听着她说着这些,很感动这个女孩子的单纯,也,好像,看到了几年以前的自己,在海边,和朋友无间地分享自己成长的自己。
 
      呵呵,不抒情了,情是抒不完的,过去是回忆不完的,路却是还要往前走的,而且还有很长,很长。
 
      今天早上来,又接受一个新任务,很有趣的,要去采访风水大师、算命大师,要问他们2006年香港运程,据同事说,那些大师很灵的,去年他们还准确算出过郑伊健梁咏琪的分手~~还真是香港特色,呵呵~~不知道到时大师会不会顺便瞟我两眼,看看我印堂阿什么之类的……
 

2006年1月11日

实习流水账 已经有 6 张纸条儿了

  1. 娴芝 说:

    我可能20或者21号过HK,有空不?到时算命之后要汇报汇报啊,呵呵

  2. 说:

    这么小的一个安安,却越来越成熟和深刻,成熟得让人有种心疼的感觉……我却很害怕让自己深刻起来,又或者是害怕面对自己深刻的那一面,只想永远凭着感性的直觉和生命的激情去面对一切……希望这样的日子永远不要结束……PS. 我21号的飞机。买好机票了。

  3. 老猫 说:

    严重关注风水大师

  4. 小叶 说:

    终于回到长春家里,终于可以在你的个人空间上留言,却似乎是很久之前就该做的事情。

  5. qing 说:

    呵呵,jj,那篇东东赶出来了吧。我也可怜的开了一早boring的会。然后发了点牢骚。你说的那种历史感和人情味是我选择一本杂志的标准吧,呵呵,始终不大习惯那种科学式的描述。但沉浸其中的同时,也缺少了对事实的自身体会,只能穿过别人的情感和声音传达给自己。

  6. ivy 说:

    你好~偶然看见你的文章~我刚要去亚洲周刊实习呢~看起来你是不是没有继续留在那里~哈哈!希望有机会可以认识一下你哟~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